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武陵站长网 (https://www.50888.com.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编程要点 > 资讯 > 正文

To B 十年,企业怀念定制化

发布时间:2018-11-13 04:49:57 所属栏目:资讯 来源:视觉中国 文|温二爷 很遗憾,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没能迎来企业级
导读:原标题:To B 十年,企业怀念定制化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温二爷 很遗憾,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没能迎来企业级市场真正意义上的爆发式增长。 虽然中国企业在追求信息化的路上已经至少走过了10年,特别是2015年以来,SaaS一度成为风口,这曾让To B行业无比血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原标题:To B 十年,企业怀念定制化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温二爷

很遗憾,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没能迎来企业级市场真正意义上的爆发式增长。

虽然中国企业在追求信息化的路上已经至少走过了10年,特别是2015年以来,SaaS一度成为风口,这曾让To B行业无比血脉偾张,但这一切依然没能帮助企业级市场戳破爆发式增长的窗户纸。疑问不由开始出现在我们的心中,难道我们都错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并没有错。

一方面,整个B端市场对企业级服务的需求依然无比旺盛,企业用户仍然迫切的希望通过企业级产品实现信息化和数字化,以解决管理和经营效率提升的问题。

另一方面,互联网巨头们坚定的大力布局企业级市场,即便To B的饭碗并不是那么好端,但连To B基因始终为人诟病的腾讯都成立新的CSIG事业群来专注To B业务,谁又能说巨头们都是人傻钱多?

那么,问题出在哪?是什么阻碍了企业级市场裂变发展的脚步?

二爷认为,最核心的原因是:虽然我们用SaaS模式做出了品类丰富的企业级应用,但我们的产品却始终没能真正深入企业的真实业务场景,解决好企业个性化需求的问题。

由于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未能得到满足,即便是企业用上了SaaS产品,也解决了经营中的一部分问题,但它们还是会觉得不顺手,而这种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显得越来越强烈。最后,企业用户说,对不起,我还是想要定制化开发。

这个现象在大中型企业中尤为普遍,SaaS厂商普遍随即遭遇了在大中客户群体“落地难”的困境。

“用不顺手”是企业级应用本身的锅吗?并不是。我们的企业级产品并非不好用,而是迭代的速度没跟上企业需求和业务变化的速度。

当企业用户的业务充满不确定性,企业级厂商在规划产品迭代时免不了一脸懵逼。这种不确定性至少包括四大类:企业战略制定的不确定性、企业组织架构的不确定性、企业竞争方式的不确定性、企业信息驾驭能力的不确定性。这里的每一条都让企业有理由怀念定制化开发这个“老情人”。

那么,企业级软件该如何满足企业用户的定制化需求呢?

明确企业级产品的边界

一直以来,中国企业信息化的起点都是从钱出发,与生产直接相关。这决定了我们的企业级软件产品总是很刚性、很固化,强调高重复率,因此EPR走过它的黄金时代。但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单纯依靠数量扩张带动发展的时期已经结束,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考验。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企业的增长需要回到经营的产品和服务上来,这是中国企业面对的市场大环境变化。

企业要如何提升品质和服务呢?从企业信息化的角度来讲,根本的出发点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从钱出发,而需要“从人出发”:通过建设制度提升组织的效率,同时让组织效率稳定,继而基于组织制度修改、完善和提升。当组织效率开始提升,它将带来新的产品、服务和品质,可以说提升工作效率是当下企业信息化的核心所在。

绕了这么一圈,二爷想表达的是:随着企业信息化需求的变化,企业级产品之间的边界也开始越来越清晰。

企业用户得非常清楚,与资金流、物料相关的,相对固化,重复率高的,要用什么系统,比如ERP;与人、与组织管理相关的,要用什么系统,比如OA、CRM。同理,企业级厂商也需要更加清楚自己想要解决的和有能力解决的是哪些问题。

找到业务能力叠加的钥匙

上面讲的是企业最基础的管理需求,也是一种理想状态。而在企业实际的经营和管理中,往往充满各种不确定性。

比如说企业需要临时购置一套设备,要求它尽快能上生产线运转起来,这时大家会发现不管是ERP还是OA都没这个表单。

好吧,那就走线下审批流程,相关人员来来回回去签字审批,财务要求多方比价,再赶上个别领导出个差啥的。

最终,一套三五十万的设备从有想法到采购,就算走了绿色通道也用了一两个月时间。等到设备连到生产线上,再配个技术人员,又得在HRM系统里走一遭。

等到设备真正转起来,一个季度过去了,生产进度严重滞后。这时候我们发现,OA也好,ERP也好搞定固态的基础管理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当遇到这样突发的问题,无论是ERP还是OA都不灵了。

这就是行业中一直存在的一个误区,指望一套企业管理系统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实际上这是不现实的。如果类似的需求经常出现,要如何从管理系统上解决这个问题呢?OK,用开源系统,定制开发。

是否我们只有定制开发这一种选择呢?当然不是。协同管理系统能更好的解决类似的问题,它具有极大的灵活性,能够做到一事一议、一项目一议、一设备一议。更重要的是,协同管理系统具备业务按需搭建的能力。

同样的问题,如果前面提到的企业用的是协同管理系统,它只需要在系统上生成一个新业务,搭建出所需的各个功能,匹配相应的审批节点,这样一来问题就简单了很多,效率因此获得提升。

从整个生产线的视角去看,引进新设备是一个支干项目,它使得生产线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在这个关键节点上搭建出新的业务并有效管理,它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升,从而整体效率获得了提升。但就这么一件事,如果要开源,再搞一套软件系统,就显得有点荒唐。

再往深探讨,如果类似这样的业务搭建形成一种模式,只要有相应的资源包,理论上,所有的业务需求就都能够通过搭建而被满足。这也就是协同管理系统与ERP、OA最核心的不同:是否具备业务叠加搭建的能力。

协同业务搭建的玩法并非二爷的原创。给用户提供给组件,组装管理生产线,或者业务生产线,那么任何业务都能够当成一个生产线:有人,用户可以把人组合起来形成团队,让大家开始工作,最后形成结果。对物,用户可以组织物料,进行生产。我们实际看到的是两条流水线,一条是有形的生产线,另一条是无形的,是管理或者运营这个业务的无形流水线。

成为企业级业务需求搭建平台

准确来说,具备业务搭建能力系统级产品更应该称之为平台,不过从企业级应用跨越到企业级业务需求搭建平台,绝不是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具备如下条件:

1、提供定制化搭建所需业务模块的能力。简单说就是提供成型的业务模块,用户来了就能用,就能在已有系统基础上搭建新业务。

2、提供业务设计和运营管理的能力。用户在平台上能够完成业务关系的可视化设计,定义业务连接,更能获取业务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业务数据,实时展现企业业务情况和趋势、运营过程和效果。

(编辑:武陵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